1957年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會長錫質平神父─私立公東高工創辦人為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讓他們能有機會學得一技之長,打算透過創設一所技藝訓練中心來達成這個理想。從此,錫質平神父開始多方奔走籌劃募款,並透過瑞士技師工會及德國天主教公益團體Miseror等組織的捐助,再邀請在當時即勇於實踐其個人建築理論的瑞士籍工程師達興登(Justus Dahinden)設計規劃公東高工校園內的各項建築。而今,達興登已被公認為是歐洲戰後現代建築發展史中一位頗具代表性的建築師,他的建築作品廣佈歐亞大陸,獲獎無數,著述甚豐,再加上長期任教於大學,育才無數,是位對歐洲戰後建築史影響頗為深遠的人士之一。
聖堂大樓的設計是以一樓做為實習工廠使用、二樓當教室、三樓是讓學生可以好好休息的學生宿舍,而神聖的教堂則坐落在頂樓。達興登為了節省建築經費,獨具巧思地大膽採用台灣相當少見的『板結構』做為大樓主體設計,嘗試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將各種不同的需求空間做出完美的結合,因此一至三層樓的樓層空間顯得相當理性;而位於最頂層的教堂空間,則反映出其強烈的宗教信仰美學,以浪漫的象徵主義手法來呈現建築主體結構的美感。今日看來,達興登成功地營造出一個意境悠遠濃長、充滿宗教喻意想像空間的格局,就如法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於1950年代運用在法國廊香教堂與拉圖雷特修道院的空間營造手法。。。
(資料來源:http://chapel.ktus.ttct.edu.tw/pages/關於聖堂)
學校大門
優美的校園
平實風格的圖書館
自行車修理處
苦路場景1:彼拉多審判耶穌
苦路場景2:基督背負十字架
苦路場景3:基督第一次背十字架壓倒
苦路場景4 :基督遇見母親
苦路場景5:外邦人SIMON為基督背負十字架
苦路場景6: 聖婦(Veronica)為基督拭面容
苦路場景7:基督第二次被十字架壓倒
苦路場景8:背十字架的基督勸慰悲慟的婦女們
苦路場景9:基督第三次被十字架壓倒
苦路場景10:基督被剝掉衣服
苦路場景11:基督被釘在十字架(本片已損毀)
苦路場景12:基督死於十字架上
苦路場景13:聖母懷抱基督的屍體
苦路場景14:基督被埋葬後復活
建築上的光影運用
祭台
很美的光影
內部清水模保留最原始的狀態
外觀清水模~~~有修復過
上到聖堂的樓梯
外觀
台東糖廠
糖廠內的教堂
好漂亮的草皮
觀景密境~~~四格山
可惜天氣不佳!
天氣好應該可以看到整個台東市
下次好天氣的的觀景點
其他相片:點這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