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99年9月21日清晨1時47分所發生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是近百年來台灣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之一,災後政府開始投入地震相關研究計畫,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主持車籠埔斷層古地震研究,為此研究團隊在2002年11月間於南投竹山地區進行調查。
在進行斷層槽溝開挖及古地震調查時,發現現場保存了九二一地震的地表破裂原狀,而槽溝的剖面同時呈現出非常清楚的褶皺與斷層構造,這是多次地震所造成的結果,也是世界上非常難得見到的地質景觀,國內外學者們一致認同這裡具有高度的學術研究及保存價值,因此教育部決定推動執行「竹山車籠埔斷層槽溝保存計畫─地震及生態園區」計畫,將這些寶貴的研究資料、地質景觀好好保存起來。
停車場旁的彩色電塔
進館囉~~~
票價~~~
吉祥物穿山甲賴瑞
吉祥物介紹
穿山甲出生在台灣,是個熱愛地質的小小科學家,個性有些內向,害羞時還會全身縮成一團,不過牠最喜歡到處挖洞探險了,最常講的口頭禪就是:「你看我跟魏格納像不像啊?」
真實的穿山甲:生態習性介紹
穿山甲的外表
穿山甲除了臉部、下頷、胸腹及四肢內側生長了棕黃色的粗毛外,全身均覆蓋堅硬的鱗甲,前、後腳肢皆為五趾,為了挖掘洞穴,穿山甲的前腳爪就像是地質學家的調查法寶→地質鎚一樣的強壯。
穿山甲的習性
穿山甲平時過的是獨居生活,除了繁殖季節會短暫相聚,但交配完後幾天就會分開,寶寶出生後幾天,會爬上媽媽尾巴緊緊抓住,而媽媽就會帶著小孩行動,直到孩子長大為止。除了螞蟻、蜂類的幼蟲或蛹,穿山甲最愛吃就是白蟻,為了飽食一頓,穿山甲會爬到樹上或土堆中直搗蟻穴,呼嚕呼嚕伸長舌頭舔食一番,另外因為穿山甲沒有牙齒,所以有人也稱穿山甲為「無齒之徒」。
穿山甲如何保護自己
遇到敵人的時候,穿山甲會把全身縮成一顆球,只留下一身堅硬的盔甲在外面,敵人怎麼咬都奈何不了牠,不過人類可是聰明多了,因為會把穿山甲整個抱走,穿山甲也只能投降了。
穿山甲的生存危機
人類不斷破壞大自然,讓穿山甲的生活區域越來越少,而且很多人都認為穿山甲身上的肉美味無比、非常的補,還傳言穿山甲身上的鱗甲做成中藥有多種功效,所以穿山甲的族群數量越來越少,希望大家能一同保護如此珍貴可愛的動物囉。
資料來源:科博館
門口前的3D地景
入館及刊到右手邊的樓梯~~~弗蘭克林
1F先看看~~~
楓葉林~~~~
斷層介紹~~~
實作休息區
地層岩層示意~~~
1F有導覽~~時間未到,先逛2F~~~~~
好玩的燈光變化
科學知識~~~
輸電網路模型
科學體驗區
人力發電
關於電池~~~~
最夯的電動車電池~~
跟我去旅行~~~
來到外星球~~~
科技文明的演進~~
地震的監測
車龍普斷層演示區
圖表區~~
3D體驗~~~熱氣球~~
到戶外去看看~~~
寓教於樂~~~適合親子遊
其他相片: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