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村位於濁水溪南岸,鳳凰山支脈白石山東坡,因遠眺似牛低 頭飲水之姿,故稱為牛轀轆。
是清朝八通關古道支線上的一 個重要聚落,也是水里最早有漢人居住的村落之一。景觀優美僻靜,有水里鄉「世外桃源」之稱。
過年期間與鍋貼同遊~~不知名的小村莊。只憑估狗上永興神木與永興吊橋,再加上隨性晃晃的心態~~~就來了!
這裡是有故事的~~~
首先先來到永興神木~~
永興神木(又稱:牛轀轆大樟)
樹齡超過三百年,樹高二十六公尺,胸圍 6.2公尺,樹冠八百平方公尺,是社區的生態指標,永興社區居民從小就是在大樹下玩耍長大、對大樟樹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家人長輩一樣的關心愛護,每年的春天 樟樹新芽 紅色優美 葉有長柄、隨風飄曳生姿同時萌芽之後,金黃色的舊葉,斷斷續續地飄落,提供了自然變化的視覺享受,也象徵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大樹古木大家應愛護,共同求真誠的永恆之美。
哇果然是棵老樹~~挺威風的大樹!
四周瞧瞧神木
神木旁有個社區活動中心
還有個美術營隊
我的母校來辦的活動~~看看去~~
二樓展示廳
就地取材的創作
作品還不少喔!
由二樓陽台看神木~~
還真是壯觀~~
活動中心隔壁的日式建築~~好有FU
另一旁的閩南式建築也挺有風味的
神木就是神木~~
離開神木前往水火同源
水中有火,充份推翻自然界水火不相容的定律,地底下的天然氣由水坑冒出在水泡,水中點火便可看見違反大自然的奇景,水火同源原本是一處水牛轀水窟,一日地主許其才農忙後於回家途中,途經水牛溫水窟休息抽煙,無意將煙蒂丟到水窟裡,忽然冒出火焰,至此社區中即有水火同源景觀。
可惜看不到水~~
要由洞口往內看才看得到(拍攝不易)
看到古厝的指標
當然要去了解一下!
國小~~
經過國小來到路底的古厝
賴家古厝,建造於民國十三年,其建築格式仿介於閩南民宅與廟宇之間的綜合體,整體建築古色古香,藝術走廊間充滿豐富文化吉祥景象,其建材則引進新的建材木料水泥瓷片等、歷史意義非常獨特、是一座非常值得保存歷史古蹟。不過好像有人居住,不好意思打擾~~只好外面拍個照片。
小巷弄內有間小圖書館(沒開放)
純樸的小巷弄
下一站來到永興吊橋
看了看路旁的導覽地圖
車子要停在路邊
沿小路走進去,有原始的味道
看來造訪的人應該不多
沿著河邊步道前進
整路都在林蔭中
沒多遠就到吊橋了~~~
永興吊橋 --舊名是緣線橋,建造於日據時期,橋面約40公分是本區域對外交通為一的緣線橋,靠山壁的橋頭引道,採用竹竿樹枝編製成三十度斜坡便道,來回向上攀登沿山勢繞道行走,因斜坡便道及吊橋搖晃難行,須要大家互讓、互助、扶持、因而結識很多善緣,後來於民國五十年期間,台灣經濟進步車輛漸多以不敷使用,由永興村長陳吉村籌劃興建成現在的永興吊橋。
走過去看看對岸
跳一下~~~~
對岸是砂石場
這樣看好像小時候玩在沙堆玩的玩具車
吊橋另一端
離開吊橋四處看看
土地公廟~~樹龍~~
悠閒的VIEW
哇!這路標··惡狼乾坑~~
亂繞來到~~坪林聚落~~賞櫻的地方
麒麟眼
社子生態堤防
適合悠閒的散步
一個不知名的永興村~~竟有如此豐富的內涵~~
好棒!感謝鍋貼的提議~~
其他相片: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