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性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Art Brut)、波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草間所用的創作手法則有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
草間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品(還有裸體的助理)。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並以短上衣和非常強烈的眼影妝聞名。草間曾說明這些視覺特色都來自於她的幻覺,她認為這些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捕捉網(Infinity nets),代表了她的生命。
此外,草間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許多作品都以蕈類聚生的造型出現。在1990年代之後,草間加入了商業藝術的領域,與時裝設計界合作,推出了帶有濃厚圓點草間風格的服飾,並開始販賣許多藝術商品。(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5在台中美術館展出,趁著暑假期間來朝聖一下
戶外設計~~~~生命的足跡
管內裝置擺設,大家拍照的地方。展場內部不能拍攝~~~
大家爭相取景留念
從2F往下看全景
展場入口~~
無限鏡屋 - 數百萬光年外的靈魂
充滿了夢幻與無限的想像
老爸在展場外留影
RUBY與爺爺留影
位於屏東科技農業園區內的作品"南瓜"~~~這是草間瀰生在台灣的唯一作品
以下為網路截取的作品圖片
六零年代也是嬉皮風潮的興起,直到七零年代仍未退燒,草間身處在這股熱潮之中,44歲的她出現了更大的轉變發展,開始透過表演藝術形式發表作品,46歲她也開始大量策劃「乍現」(happening)演出,當這些活動進行十分熱絡時,她會在嬉皮模特兒身上彩繪紅、綠、黃(分別意指地球、太陽、月亮)的圓點點,人體的圓點圖案,象徵自我消融(self-obliteration),回歸宇宙自然狀態。
其他相片:點這裡